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母親生日!親自下廚(二)

既然要下廚,當然魚是少不了的。桌上這一條,不知道有幾位現代女性叫得出名字,台語叫"咬狗",國語叫"扁魚",它跟比目魚長得有點像,不過它的肉質又多了一點,當然價格鐵定不便宜。
一兩12元,總共要180元。老實說,不知道大家怎麼燒這種魚,不過小時候母親就是又紅燒。當天紅燒我有加上小白菜跟番茄,我自己是很滿意!沒有拍照展示,很是抱歉!







煎這種魚可要功夫,不然常常會弄得皮開肉綻





這又是另外一道我自己也很滿意的水餃。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父親白天做生意外,晚上還跟母親在台南的民族路夜市(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擺麵攤。小學下課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麵攤幫忙包水餃與餛飩。水餃我們除了絞肉外,其實都還會放高麗菜及韭黃,一直很受歡迎。更讓母親滿意的是,我的餛飩擺盤後,放在陳列架內,看起來非常的可口。當年,許多客人都衝著那個外觀進來食用的。前陣子剛好碰到母親在家包餛飩,跑過去回想當年的包工,結果試了半天,竟然忘了該如何包了!天呀!30年的光陰,竟然連這種小時候做的事情都忘了!現在大家都在找尋耆老保存留下來的技藝,這可真是一定加速進行的事。記得幾年前到鹿港,有一些傳統的燈籠繪畫的畫師,也是被列為保護的產業,我想台灣要在中國文化上比得過中國,這部份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事。哈!扯遠了!各位看到的水餃相片,是應 母親要求,再加上紅蘿蔔,口感上沒有差很多,不過顏色上看起來就更可口了。







加了紅蘿蔔的水餃,用蒸的歐!





這一道菜本來是想做安平蝦卷的口味,但是買到的虱目魚漿有點鹹,我又只放香菇、冬筍、蝦仁,所以做出來口感有點硬且鹹,本來要直接炸來吃,後來靈機一動,改與白菜紅燒,味道就剛剛好了!一直以來,母親都習慣用豬腸內膜包,但是這一次我用豆皮,且用油炸。口感上跟母親用蒸的,確實不太一樣,也算是換換口味。

這幾道菜,老實說都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標準!歸咎真的原因就是已經疏於廚藝太多年了,菜市場那裡可以買到何種東西、幾個人要吃多少量,都已經抓不準了!技藝還是多練習才會孰練。哈哈!

突然想到,台南好像並沒有無菜單的餐廳。我就想,等哪一天已經沒有經濟壓力了,利用現有的家庭空間來開一家這樣的餐廳,以當季的食材來入菜,講求是新鮮、原味,相信還是會有市場的。哈!中年男人開無菜單的餐廳,聽起來還蠻酷的!不過會不會被笑說不學無術!




與安平周氏蝦卷不同的是馬修蝦卷~









這些年來,並沒有時間多陪陪他們老人家,忙了一個早上,雖然跟去吃館子比,可能價格不會差很多,但是看到兩個老人家吃得津津有味,也算聊表為人子的一份心意。


母親生日!親自下廚(一)



母親71歲生日,對於全家而言,這是一件大事。這些年每到這樣的大日子,全家幾乎都勞駕姊夫下廚。一方面是老姊手藝沒姊夫好,一方面是他們家比較寬敞。多次的叨擾,老實說我這個做兒子的已經過意不去了,所以興起自己下廚的衝動。跟老爸提議後,可以看出他的興奮之情。想想距離上次下廚做菜給家人吃,也超過10年了!那一次老爸可吃得津津有味,一再稱讚好吃。不過這幾年他的牙齒也都換上了假牙,比較硬的東西都無法咀嚼。他又喜歡吃豬腳,所以呀,那個豬腳都要燉得熟爛,他才能入口。不過今天我沒煮豬腳,因為不是老爸生日,我煮的是紅燒肉!老實說那也是外甥吃的!



紅燒肉~厲害吧! 這一次沒加蒟篛,若是加上蒟篛就更美味了!








紅燒肉要做得好,有幾個關鍵。首先先將肉用煮過,去除肉腥味!將水去掉後,加入醬油(最後是純釀造的)、冰糖、蔥,小火悶煮(記得先不要加水)。幾次翻攪,約15分鐘後,再加入白蘿蔔,香菇、白煮蛋,等白蘿蔔有點入味後,再加一點水,讓水淹到食物,5分鐘後即可!這樣的作法,豬肉的皮很Q,白蘿蔔也很入味!真的不錯!


這是全家人都愛的花椰菜~下次用優格做沙拉教各位~








母親生日當天,絕對不可能只做兩道菜,對於中年人來說,綠色蔬菜絕對免不了。十字花科的綠花椰菜是抗氧化最高的蔬菜,也是目前當令的蔬菜,所以用最簡單的加鹽川燙,再用橄欖油拌勻就是一道清爽可口的蔬菜了!或許很多人不習慣這麼清淡,但是老實說,若你慢慢地咀嚼,蔬菜本身的清甜是可以品嚐出來的。各位可以試試!
待續~












日本探訪99年1月












這是魚卵,賣得比台灣還便宜!真想買回家好好飽餐一頓。












這是築地地鐵站的圖騰,有傳統日本浮世繪的風格














這是築地市場旁邊提供給民眾購買漁獲的地方,非常熱鬧!






這是一家配送漁獲的貨運行,竟然叫"美人妻"。真的很有趣!
今年初決定先到日本走走,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去東京了。記得第一次去東京是在U公司當研究員的時候,離現在將近16年的時間了。當時研究員出國,就好像公務人員排隊出國考察一樣,一定是資深的去了一回以後,再輪到菜鳥。第一次去東京,什麼事情都很新鮮,有廠商精通日語陪同,那次是去了解日本的優酪乳及優格市場,同時並安排到雪印乳業(當時是日本第一品牌)、明治乳業參觀,對於他們的設備及作業的嚴謹就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台灣人對於優格或優酪乳的都還很陌生,我也算是姥姥進大觀園,走馬看花,還看不出了門道,印象中發現他們產品非常多樣化,包裝也都很精美,口味更是相當地協調及溫和,這對於後來開發新產品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這一趟去東京,除了看看市場有何新的花樣以外,就是想散散心。其中一定不會少的行程就是到築地市場。我一直有個嗜好,也是一種習慣吧,到了一個新的國家或地方,我最喜歡到傳統市場看看當地的食物及基層百姓的生活風貌。從這些人們的言談舉止,可以感受到這個國家人文的厚度及友善。多觀察也是這些年來從事品牌行銷之後,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了,許多消費者的insights都是要透過這些深入民間才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觀與認知。記得以前上PM的課程,老師都會希望我們有個習慣,盡量將相機隨身攜帶,若有任何新的發現,就可以透過畫面記錄下來。現在這個習慣這些年來也慢慢地養成了!
築地市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地鐵站內的圖騰及魚腥味,這是其他地鐵站所沒有的。我喜歡去聽魚販及交易員我永遠都無法懂的交易言語,也喜歡看基層員工專注工作的眼神及態度,日本被稱為最壓抑的國家,我有時候真的很難想像,那些鞠躬、哈腰、90度角的屈膝,口中講出誠懇的"謝謝"那樣的人文是要花多少時間演化而來的。這也是一直覺得日本將來最大的競爭優勢(雖然已經衰退10年了)。今天台灣要成為文明的國家,最需要加強的地方,應該也就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