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馬修嚴選優格私房料理食譜--土司篇

優格混合果漿,裹在烤過土司中,其是藍莓或是蔓越莓果漿混搭優格,無論在視覺上或是口味上均屬上乘。尤其藍莓具有高量的花青素,是維護視力優質水果。
一、藍莓優格土司
材料:馬修嚴選藍莓果漿、優格、土司





二、鮪魚優格三明治
材料:鮪魚罐頭、優格、番茄、小黃瓜、洋蔥、胡椒粉






以上這些食譜詳細的作法,請參考http://matthewschoice.com/recipe/
馬修嚴選私房料理食譜

馬修嚴選優格私房料理食譜--沙拉篇

馬修嚴選分享號(家庭號)優格推出之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為了讓優格可以更深入家庭生活菜單,我們參考了許多的資料,先開發幾道比較簡易當做沙拉醬的優格食譜。後續我們會陸續跟各界專業廚師合作,再開發系列的優格食譜,感謝大家的支持。

一、優格香椿四季豆
食材:優格、香椿醬、四季豆、紅蘿蔔絲
用簡單的優格、抗氧化高非常高的香椿,搭配四季豆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青春永註的沙拉。






二、鮮蝦蔬菜沙拉
食材:鮮蝦、優格、花椰菜、甜椒、山苦瓜、小番茄、蘿蔔絲、水煮蛋






三、優格千島沙拉
材料:優格、番茄醬、萵苣、葡萄乾、小番茄、



用優格當為沙拉醬,熱量絕對比用美乃滋少一半以上!提供給喜好家庭料理的朋友參考!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暴風雨前花蓮蜂之鄉的拜訪


對於一些初嚐無糖優格的朋友,蜂蜜是最佳搭配食材。研究了一些相關資料後,再經過學長的推薦,決定跑一趟花蓮---蜂之鄉。http://www.bee-pro.com/index.aspx

跟少東李仁傑先生聯絡,發現他近期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陸參展,經過他的安排,特別選定台北出差轉到花蓮。日子選定以後,就出現凡那比颱風直撲花蓮而來的訊息。幾經考量,還是搭飛機依約前往。幸運的是,當天雖然已經發佈路上颱風警報,不過參訪的過程天氣都還蠻清朗的,也算是天公作媒呀!

落地後,總部陶珍妮及中央總店店長郭育君小姐特別來接機。素昧平生就獲得這樣的禮遇,實在讓我感激萬分。到訪總店後,架上除了販售的商品外,還有許多媒體報導的專刊,看得出來蜂之鄉在業界的努力是非常受到尊敬的。

原來在民國83年,蜂之鄉的創始人李麗玉老師(擔任蜂蜜評鑑委員)跟當時農林廳蠶蜂改良場合作,為了探討西方引進的蜂種及本土蜂的之間的生態及蜂蜜的特性,而創立了蜂之鄉有限公司。目前在花蓮及惠蓀林場、新化林場均有跟中興大學合作養蜂。所以蜂蜜的品項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龍眼蜜以外,還有一些風味比較特殊的蜜,如:森林蜜、荔枝蜜、文旦蜜、百草蜜,最受他們推薦的是養殖在自強外役監獄的風味蜜,味道清淡略微酸甜,市面上相當少見。

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參觀養蜂場。到場的第一件事情先用炭火(其實那也不算木炭,是一種用木削擠壓成形的條狀物)引燃,透過煙來燻蜜蜂(因為蜜蜂也怕煙燻,這樣會讓牠的情緒比較安定)

蜂箱一打開,就會看到整齊排列7~8排的蜂巢片,取出後密密麻麻地約有幾千隻的蜜蜂爬行期間。根據李先生講述,一個蜂箱大概會有2萬~3萬的蜜蜂(平箱,就是只有一層的蜂箱),若是繼箱(兩層)約有5萬之上下,數量很驚人。不過一箱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一天可產卵1000個。
下圖中的就有一隻蜂王。蜂王的體型比較大,活動力非常強,因為爬行速度很快,鏡頭一直沒有掌握得很好。

這是蜂王產的卵,幼蟲裡面就是工蜂咀嚼蜂蜜及花粉經過唾液分解的液體,就是我們熟知的蜂王漿。這也是蜂王的唯一食物。根據研究,蜂王的壽命是工蜂的40倍(前者約3~5年,後者約45~60天),研究指出跟蜂王漿的成份有很大關係,相信這也是蜂王漿價格不斐的原因。

這一次除了兩位美女親切的接待外,李老先生詳盡的說明也讓我對於蜜蜂的知識有多一點了解。因隔天颱風即將到來,李老先生忙著固定蜂箱外,還要招呼我這位不速之客,真心地感謝這家誠實經營事業的花蓮鄉親。

搭著火車往南,一路上研究著產品DM,望著窗外颱風即將來襲的花東平原,雖然後續因颱風來襲,太麻里溪溪水暴漲封橋,導致回程再北上繞回花蓮、宜蘭、台北回台南,種種的意外,也算是人生的難忘際遇。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阿三哥有機農場

這位自稱阿三哥的陳榮三先生,從事有機農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農場的所在地是在雲林古坑,也就是福智教育園區內。據學長的轉述陳先生跟福智文教基金會的淵源很深,因為相當認同創辦者的理念,因此這些年來傾全力在經營有機農業。


陳先生對於他的農場有很完整的想法,他蓋了一個溫室,裡面以栽種木瓜為主,內部還蓋了幾間房間。拜訪當天陽光普照,室內的溫度很高,進去後三分鐘汗流浹背。陳先生指出這些房間是給工人休息用的,以後打算經營觀光農場也可充當民宿。我對於內部高溫與人的適應性提出疑問。他解釋說,太陽下山後,內部的溫度就會變得非常涼爽。可惜的是,當天我沒實際體會清涼的溫室。

陳先生的有機農場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給植物的空間很大。他解釋說,一方面是利於機器採收,一方面也是希望讓植物有更大的空間生長,畢竟植物跟人一樣,空間也是相當重要的生長條件。
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節目經常介紹養在深山的牛或是豬,空間是如此地遼闊及清新,所以肉質都特別地肥美,道理是一樣的吧!

香椿是農場內另外一個栽種的植物。這幾年香椿因為具有特殊的香氣及療效,民間紛紛加工成水餃、茶包或是萃取其精華做成保健品,也算是高經濟價值的植物之一。

釋迦又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物,一年可兩收,大部分都提供給里仁的商店販售。

作物跟作物間的留那麼大的空隙,是為了採收時方便機動車或割草機行駛!看到他們用機器割草,完全不用除草劑,就知道所有堅持的背後都是汗水
芭樂是林學長一直很推崇的。每個芭樂都要套袋子,防止蟲害與日曬,原理跟鳳梨套袋有些類似。老實說,芭樂其貌不揚, 但是扎實的硬度,酸甜的風味確實與市售非有機的高明很多。

陳先生也栽種了一些薑黃,近年來蜆精加薑黃讓這個以往列為中藥材的植物再次受到矚目。薑黃屬於薑科,外觀跟野薑花長得很像,只是野薑花喜歡陰濕,大部分會出現在溪邊或湖邊。若有機會到日月潭去遊湖,遊湖小徑就會發現日月潭管理局在湖內種植許多野薑花。微風徐吹,同時可以聞到野薑花的清香。

香草植物會出現在眼前也讓我非常訝異,茂盛的香茅及伴隨著幾株薰衣草。我很好奇地詢問,香草類大都屬於溫帶植物,在這樣的氣候及環境生長的狀況是否良好。陳先生很自信地跟我說,你看它們現在長得如何就知道這些都不是問題。
阿三哥農場選擇栽種多元的果樹,土地輪替耕種。我在想,目前台灣許多為有機栽種的小農常常苦惱銷售的管道問題,在福智教育園區的農民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們的背後有一個這幾年已經在台灣累積將近200家商店的--里仁作為他們銷售的後盾。雖然陳先生一直跟我提到,基金會還是希望他們可以多另闢通路,但是從福智教育園區這樣自產自銷的模式,才是正向地產銷合一的例證。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造訪福智麻園有機園區_百香果的有機產地


嘉年生技總經理林景寬學長也算是馬修嚴選的催生者之一。當初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林學長分享這30年來他從事鳳梨酵素研發與生產,從未想到也會發生產率變低,鳳梨地上莖原材料不易採收、無農藥殘留鳳梨取得不易的事情。所以近年來他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原材料的改善事務上。

跟他談到一直找不到品質穩定的百香果,他馬上推薦福智麻園張永晉先生的有機百香果又甜又香,非常好吃。這幾個月為了百香果,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陸續請朋友幫忙協尋。發現不是品質不穩定,就是化學農藥使用過量,不然就是太酸沒百香果清香的風味。雖然粉絲團裡一直有許多朋友要求開發百香果口味,但就是風味都不對。
南北會合在古坑,學長帶路往雲林古坑福智麻園有機園區。此行拜訪的主人翁張永晉先生已經在路口迎接我們了。簡單地介紹這個有機園區,才得知這是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的一個教育園區,裡面有國小、國中、高中,有教育園區,也有一大片有機園區,有興趣了解更多訊息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照片上的主人翁就是張永晉先生。他以前是連結車司機,退休後,自己一個人住在園區裡,種植百香果及鳳梨,林學長外銷歐洲當做醫療外用的鳳梨酵素就是採用張先生的有機鳳梨做的。改天我們再來介紹有機鳳梨。
張先生的百香果園整齊地排列在園區中,搭上鐵線的百香果,花期很長,大概可以延續到每年的12月份。結實纍纍的果實,跟樹葉都呈現鮮豔的綠,煞是好看。有機種植最大的優點就是進園區參觀的時候,清新的空氣就是與大地共榮共生最佳的回報。蜜蜂、蝴蝶、昆蟲、蝸牛與果樹一起唱著和諧的舞曲。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百香果是不需要採收的,而是當果實成熟以後,它會直接掉落到地面上,所以果農只要撿拾地上的百香果即可。上圖樹上的百香果果實呈現鮮綠色,非常飽滿;下圖我手上拿的,就是樹上成熟掉到地上成熟的果實,從外觀與顏色均很好分辨。

下圖就是百香果的花,花型非常地漂亮且鮮豔。因為拜訪前幾天持續下雨,所以花開得不多,張先生跟我們說,只要陽光出現,隔天花就會爭奇鬥艷地綻放,且因為雌雄同體,也不太需要人工授粉,只要有風或蜂的幫忙,結果的比例可以高達9成以上。
嚐到百香果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機也可以這麼地好吃呀?!很多朋友跟我提到,當他們接觸到有機的農產品以後,非有機或是添加物含量過高的東西就無法接受。人類畢竟已經演化了幾千年,近代的文明也不過短短地幾十年,對於化學物質身體的熟悉度及適應性絕對遠不及天然食物。大家慢慢地又有共識回歸到天然栽種方式,用謙卑的方式來取得大地的資源,那不就只是回到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方式罷了嗎,其實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呀。


就是這一些人,默默地在這一塊土地付出耕耘,才能夠讓坐在辦公室的我們可以享用到美味又安全的食物。說一個小插曲,當天豔陽高照,在場四位就只有我汗流浹背,衣服乾了又濕、濕了又乾,十足的飼料雞。至於照片上面的三位(其中穿紅衣服的那位陳先生,我們會在下篇文章做介紹),還是一副老神在在,氣定神閒地分享栽種的經驗與樂趣。不知道各位看倌,你會是屬於哪一類的人呢?